2018-05-14 14:36
在互联网这片汪洋里,许多地方都是静待开放的处女地,与机遇伴随的是危机和挑战。1997年是互联网元年,2017年是“互联网+”概念狂潮的一年,而2018年则应当是法务人冷静下来细细思考,如何去帮助企业在法律上适应“互联网 +”大环境需求,促使企业从中受益,先人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和法律风险的防范,实现弯道超车的时刻。互联网行业法务培训给了企业法务一个契机,集合在一起互相交流学习,借鉴吸收。
对于企业法务而言,传统的业务领域主要是企业法律咨询、法律顾问、项目谈判、防范法律风险、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提出法律意见、参与起草、审核企业重要的规章制度、合同审核及签订、企业的诉讼和非诉讼等一系列法律事务工作。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企业法务模式在应对互联网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中面临转型升级,这要求法务在面对问题产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整合成专业队伍,同时法务需要对新领域开拓中提供前瞻性的思考和借鉴。这种角色定位的转化对法务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挑战,互联网行业法务培训对于思想尚未做出改变的传统法务就十分必要,互联网行业法务培训也旨在为法务提供新的思路。那么新背景下的法务需要如何作为才能更好服务互联网企业?
首先,积极接触新领域新信息是法务需要迈出舒适区域的第一步。互联网企业更加重视创新,这对于企业法务就要求更要对很多新模式提出建议,并不能停留在基础的日常事务处理层面,对与日益增长的互联网相关法律知识应当具有足够的了解和敏感度,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潜在的法律风险。积极主动对创新的模式和经营业务进行前瞻性的法律研究是互联网企业法务部门需要做的,主动参与公司事务而非被动嵌入公司纠纷的解决。事实上法务部门是公司决策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正如互联网行业中各家企业设置的政策研究人员,意识先行已经成为当代背景下企业能够良性发展的特征。其次,更加有效、全面的风险预测以及控制功能是互联网企业法务需要实现的。互联网作为重要的创新动力,得到国家政府各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仅在2016 年国家各监管部门就发布了几十部治理互联网平台的规范,针对新闻信息搜索、网络版权、网约车等许多领域发布多项文件,充分说明对于各类平台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视。法务承担着有效预防政策规范的风险的职责,这不仅要求其对未来监管措施有前瞻性,也需要其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互网治理的各方主体沟通,共同推动形成针对互联网的良性治理策略。以互联网金融为例,法务工作者应当对未来的监管趋势有所预判,“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规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适用在互联网行业中,许多企业法务部门因为缺乏预判而被斩断核心业务,导致企业陷入困境;还需注意到的是,创新常常意味着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完全地照搬法律会限制发展空间,由于监管自身具有后行性,创新的源泉往往在许多法律尚未涉足的领域。对法律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市场动向的敏感,积极开拓互联网新领域的政策研究是法务应当积极去做的,法务管理不能仅仅局限于日常的法律事务处理,跳出以前的法律固有思维框架,为企业的全局发展提出战略性意见和规划才是法务部门真正应当实现的价值。最后,不应忘记的是法务群体仍然是负有使命的一群人,尤其是互联网行业,这些企业的法务均是该行业的先驱者,互联网企业法务还负有通过法务工作推动建立行业发展的有效规则,达到维护产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 2025-04-24 16:42]
[ 2025-04-01 10:51]
[ 2025-03-12 17:08]
[ 2025-03-10 16:32]
[ 2025-02-12 17:57]
[ 2022-02-28 15:22]
[ 2023-04-28 10:00]
[ 2023-04-25 10:00]